高新企业
什么是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有哪几种类型?
2025-08-04  浏览:0
风险控制是指为了降低损失频率,缩小损失幅度的各种措施而言。
风险控制有以下五种类型:
1.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简称避险。是指为了免除风险的威胁,采取企图使损失发生概率等于零的措施而言。它通常采取两种方式:
(1)根本不从事可能产生某特定风险的任何活动。
(2)中途放弃可能产生某特定风险的活动。
风险规避有其一定的条件和限制。运用上,必须注意下列几点:
(1)当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频率和损失幅度极高时,规避风险可说是适当的。
(2)当采取其他风险管理措施所花的代价甚高时,可考虑规避风险。
(3)某些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例如:死亡风险、全球性能源危机的基本风险。
(4)风险一味地以规避处理,对公司而言,赚钱机会等于零。
(5)风险规避的效应有其一定的范围。规避了某风险,可能面对另外的风险。
2.损失控制
损失控制是风险控制中最重要的措施。不像风险规避,它是积极改变风险特性的措施。损失控制类别的划分有以下 3 种:
(1)依据目的划分。损失控制可分为损失预防和损失抑制。前者以降低损失频率为目的。要注意的是,预防只求“降低”并不强调降低至零,故有别于规避风险;后者以缩小损失幅度为目的。因此,预防与抑制,在目的上有别。
(2)依据风险控制理论划分。可分为人为行为法与工程物理法。
(3)依据损失控制措施实施的时间划分。损失控制可分为损失发生前的控制、损失发生时的控制与损失发生后的控制。损失发生前的控制即为损失预防,损失发生时和发生后的控制是为损失抑制。
3.风险隔离
风险隔离就是风险分散。风险隔离的目的是,企图降低经济个体对特定事物或人的依赖程度。它可衍生成分离和储备。分离是将某事物或作业程序区分成好几个部分。储备是指备用财产或备用人力,或重要文件档案的复制,或备用计划的准备。当原有财产、人员、资料及计划失效时,这些备用措施就可派上用场。
4.风险转嫁
风险转嫁的途径有以下两个:
(1)通过保险合同转嫁出去。
(2)通过非保险合同转嫁出去。
不管何种途径不外乎牵涉两位当事人:一为转嫁者;另一为承受者。通过保险合同转嫁即为保险理财,承受者则为保险人。通过非保险合同转嫁,依据转嫁重点的不同,可分为控制型与理财型两种。
联系方式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