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
管理教育人性化趋势
2023-08-08  浏览:0
所谓的人性化管理就是要重视组织内外最重要的资源——
人,以人为本位的组织管理。
在 20 世纪 30 年代以前,土地、机械设备和资金被看作是管理的中心,人被看作是同工具、机器一样,只具有使用的价值。
 
人际关系运动使组织中人的因素受到重视,人际关系理论认为,生产效率的高低、组织目标的实现与否主要取决于组织成员的士气和态度,高昂的士气和良好工作态度是通过关心人和尊重人来实现的。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得主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将人力资源研究推向更深层次,认为人是惟一能够增长和发展的资源,而其他所有资源都是受机械的法则支配的,只有人才能使产出大于投入,才能创造出完整的有机整体。60年代兴起的目标管理法、参与管理、Y理论等充分运用了人力资源的现代管理思想。
 
20 世纪 80 年代兴起的“公司文化”和“追求卓越”等热潮也大肆宣扬“以人促产”、“一切着眼于人”等人本管理思想,认为“人就是人,而不是什么人员,人是不会由他人真正激励起来的,因为那扇门是从里面锁上的,他们应当在一种有助于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信任的气氛中工作。”0现代管理理论认识到,管理要以人为本,人创造组织整体,人创造组织的绩效,人支配和控制其他资源,一切管理工作都应该以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人是管理的中心。
 
但这还远远不是“人性化”——彻底依照人性来管理组织,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重视人这种“资源”。无论是把“人”当作一种特殊的“物”,依照物的规律来加以利用,还是把“人”当作一种动物,即使是“有理性的动物”来加以利用,都已经是过时的理论。前者被归结为X理论,人被当成一种遵循物的一般规律性的“资源”,可以用科学方式来提高它的利用率;后者被归结为Y理论,人被当成一种“有理性的动物”,可以遵照他的群居规律性--人际关系方式来提高它的利用率。而Z理论则是把两者叠加起来,人不但是“物”,也是“有理性的动物”,必须兼用科学方式和人际关系方式来提高对它的利用率。当代的理念则有了本质性的变化:人性化管理。在组织管理中,人这种“资源”——特别称为与物的资源有别的“人力资源”,它不仅仅具有一般“物”、“有理性的动物”所具有的规律性,更具有自己特殊的规律性--人性。最关紧要的是依照人性来管理,发挥人力的关键性作用。管理哲学观念的变化,正在还“人”本来的价值和尊严。
联系方式
公司:河池iso认证网
状态:离线 发送信件 在线交谈
姓名:刘先生(先生)
电话:13481000977
地区:广西-河池市
地址:河池市宜州区山谷路80-8号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