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培训评估的方法
(1)培训结束后当场测试;
(2)工作一段时间以后,给学员发一个问卷调查,让他们打钩,看看哪些方面做到学有所用了;
(3)用电话访谈。访谈该学员的经理,访谈他所接触的客户,让他们来说,这个人培训以后的技能有没有提高;
(4)采用观察法。直接到他的工作岗位上去观察,看看他学的新技能有没有应用在工作上。
培训中的误区及避免方法
1.不要给学员任何暗示
例如说:“你去参加培训,回来我好重用你。”结果回来后重用的稍微慢一点,这个员工就离职了,其实这是培训产生的一个最大的副作用。怎么避免它呢?你不要告诉他回来我重用你,哪怕你真的要重用他,你换一种口气,说:“我送你去培训是为了把你培养成一个多技能的人,使自己更有竞争优势。”
2.不要让员工产生被逼着去接受培训的感觉
这就是“要我培训”和“我要培训”的差别,当一个成年人知道为什么培训,他主动提出说我要去参加,这时候的培训效果是最大化的。反过来,经理逼着要他去培训,员工得到的信息就是,要他去参加,要他去上班,结果就会导致他的无目的导向。请大家记住这样一个格言:
你可以逼着一个成年人坐在教室里,坐任何长的时间,但是你永远无法逼迫他去学习。
【忠告】
不善于培养或运用人才,事业就不可能顺利开展。
人才的培养是否得法,是事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协助“非活力性的员工”,经过训练后能改变、成长,使其成为“有活力的员工”,是职业教育训练的第一目标。
有效率的教育训练,需要良好的组织学习环境。
新员工入职培训的目的
新员工培训到底是什么目的?什么目的是排行比较靠前的。这个目的有以下几种:
(1)降低员工流失率。我们曾介绍过“二三二”原则,你培训越好,他越愿意留在你的企业工作。
(2)让员工适应工作,以便减少错误、节省时间。把他需要做的、那些规章制度等都告诉他,他以后能少犯错误,节省时间,公司效率就相应地提高了。
(3)展现清晰的职位及组织对个人的期望。要告诉他的职位,他是干什么的,你希望他做到什么。
(4)帮助新员工更快地胜任本职工作。
(5)增强企业的稳定程度。其实换句话说也就是降低流失率。
(6)减少员工的抱怨。员工进来不受到关照,他就会产生抱怨。一次好的培训,会减少员工的焦虑和抱怨,他才能真正地专心干工作。
(7)最重要的目的是让他融入企业的文化。我们套用联想的一句话叫“入模子”,也就是不管他什么背景、历史、来自什么样的公司,用强化的方式让他集训并很快适应公司的组织文化,大家用同一种声音说话,其实这才是新员工入职培训最重要的一个目的。
入职培训应覆盖的话题
培训的内容应该覆盖4个方面的话题:
1.组织方面的设置
第一个组织方面你要介绍公司历史、公司组织结构、公司物力环境的展示图。然后给他一个组织结构图标出你在组织中站的这一块,上面是谁,下面是谁,他一目了然,组织方面马上就清楚了。
然后给他员工手册、公司制度及政策,他要接触的产品的综述,或者是生产线及服务介绍之类,试用期的规定等等,这些都是组织方面要包括的内容。
2.员工福利
我们应该告诉员工发薪的日期、假期及法定节假日是什么?培训及教育的福利是什么?他的保险有哪些?还有公司给他提供什么特殊的服务,比如说有的公司有买房、买车的贷款或者给员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这些都是公司的一些特殊项目。一定告诉员工发薪的日期,新员工进你的公司担心的事情非常多,而最担心的就是跟钱有关系的事情,这个月发多少天的工资呀,是打在存折里还是借记卡里,他老在琢磨这些事情,那你还不如顺理成章地告诉他:公司会每个月15号发薪,如果碰到法定节假日则顺延到多少多少号,你可以在多少号领到你的工资,工资条在什么地方领。员工一下子就踏实了,这些疑虑都解除了,员工自然会更关注工作了。
3.工作职责
工作职责包括工作的地点、任务、安全要求等都是什么?最重要的和其它部门的关系是什么?他以后会跟谁打交道?这些通常由部门经理来介绍,以免他不知道每一件事该找谁,所以为了避免这些,我们在第一时间里告诉他这个部门找谁,那个部门找谁,都明明白白地写下来,这就扫除了他的不少顾虑。
4.把新员工介绍给别人并带领他参观厂区或公司
把新员工介绍给部门主管、同部门的人、别的部门相关的人、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的人。参观厂区、医院、食堂、宿舍、运动场,然后是办公室里的复印区、产品陈列室等等,有时我们会想,让员工自己去找吧,但是新员工进来时,我一再强调他的不安全感特别强,你为什么不给他一张每个地方都标好了的图标,让他一下子就能知道到哪儿去找呢?
入职培训的陷阱
1.入职培训中常常存在的陷阱
(1)短时间内员工被灌输过多的知识,以至于无法吸收。拿了一大堆的入职员工手册政策,回去后没有那么多时间读,他心里就很有压力:我看不完、吸收不了怎么办?怎么样解决呢?这样就需要有一条规定,让新员工拿回去这些手册,要求他在一个月内看完就可以了,不要求他拿回去以后马上就看,给他30天的时间来看完。
(2)有的部门经理只给新员工安排初级的工作,使新员工不感兴趣。其实经理真的是好心,他担心新员工进来后承受的压力太大了,就给新员工轻松点的活儿。结果反而会导致新员工感觉不被激励而离职。事实上,员工出多大的成果,取决于经理对他的期望有多高,有时你要求他越严,你给他设定的工作,他踮着脚才能够着,那时他最感兴趣、也最爱去做。
(3)过多的表格要填,过多的手册要读,同时又让他去马上开始工作。至少应给这些新员工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让他熟悉这些表格、手册、产品,然后再按正常的员工要求来严格地要求他,把他派出去干活。你给他充足的时间,等磨合期过了以后,你用正常的工作标准去严格要求他,这时他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因为他已经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来掌握了你的那些政策法规,然后就能马上投入工作了。
(4)匆匆的被介绍完毕以后就被推入工作中去。经理们往往相信实践出真知,尤其在人手不够时,还没等入职培训结束,已经把新员工分配去出差。因为经理会想,当初我入职时,不就是这么被对待的吗?其实还是那句话,当员工心里不踏实的时候,你越急切地推他进去干活,他越容易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这样就容易导致新员工的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