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是指在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经济活动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保证合同履行、保障债权人利益实现的法律措施。担保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人的担保、物的担保、银行的担保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担保方式有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五种。
担保是经济活动中保证债权实现的一项重要民事法律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交易活动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客观要求。
担保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从属性。担保合同是从属于主合同的从合同,除担保合同另有约定外,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则无效。
2,补充性。担保对债权人权利的实现仅具有补充作用,一般只有在所担保的债务得不到履行时,才行使担保权利。据此,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对债权人享有先诉抗辩权。
3,相对独立性。担保可相对独立于所担保的债权发生或存在。如担保的成立需当事人另行约定;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可继续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