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做销售是锻炼意志最好的方法,因为做销售的人经常会被顾客拒绝甚至是扫地出门。被拒绝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善于察言观色,洞察顾客的心理活动,通过观察了解顾客为什么说“不”。顾客拒绝的情况有很多种,一定要细心播摩。
1.不需要说“不”
需求是创造出来的。顾客因不需要而拒绝时,有可能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需要。作为销售的首要任务就是让顾客认识到这种需要,并把这种需求强化,而不是拿自己没有需求的观点来说服自己。当然,顾客不购买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他们真正不需要产品。所以销售员一定要凭借敏锐的观察力,或通过提出一些问题让顾客回答,了解顾客的需要之所在,以便真正满足他的需要。
2.没有钱(或钱不够)说“不”
一般来讲,金钱的多少将直接影响顾客的购买力,所以碰到自称没钱的顾客,理论上讲还是有希望的。解决的办法主要是摸清他的真实想法:是真的没钱还是目前钱不够?还是对产品质量有顾虑?多站在顾客的角度想想,才能多促成一笔生意的成功。
3.没时间说“不”
这是最常见也是最没办法的一种拒绝方法,会令销售员产生无比的挫折感。三天两头联系,一句没时间就把销售员打入“冷宫”。有些销售员会在这时候选择放弃,认为顾客无诚意。但反过来想想,已经付出了这么多,为何就不再多坚持一会儿?显然,敢于这样说话的顾客是有一定决定权的人,若一开始就被他的气势压倒,在随后的工作中将始终会有难以摆脱的心理障碍。应对这样的顾客,就应该单刀直入,直奔主题而去。如果能在开始的几分钟引起他的兴趣,就还有希望。当然如果顾客正在忙,或正在闹市区,接听电话也不大方便,就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明智的选择是留下资料和联系方式,另约时间。
4.反复考虑说“不”
把资料和样品已经给顾客看了、演示了,眼看马上就能成交了,但到最后顾客依然会说再考虑考虑时,销售员一定要跟紧顾客,以免到手的机会又拱手让人了。这时,销售员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出于礼貌说:“那你再考虑考虑吧。”一定要约好和顾客下次见面的机会。否则“考虑”结果一般是几天后再去时得到的答复是“不好意思,我们已经选择了别家产品了”,或者是眼睁睁看着顾客在别的柜台买了竞争对手品牌的产品扬长而去。
5.嫌贵说“不”
6.防卫型说“不”
7.不信任型说“不”
8.无帮助型说“不”
9.不急需型说“不”
5.嫌贵说“不”
有关资料统计过,国外只有5%的顾客在选择产品时仅仅考虑价格,而有95%的顾客是把产品质量摆在首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质量也越来越看重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嫌产品贵肯定只是表面现象。自古就有“一分钱一分货”之说,顾客之所以这么讲,肯定是认为产品不值这么多钱,这个评估仅仅是他心理的评估。如果顾客不能充分认识到产品带来的价值,他当然有理由认为产品根本不值这个价钱,永远嫌贵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所以销售员一定要在产品的价值上下功夫,让顾客对产品的价值有全面的了解。
6.防卫型说“不”
有这样一个调查问题:“在进行销售访问时,你是怎样被拒绝的?”根据调查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顾客没有明确的拒绝理由占70.9%,这说明有七成的顾客只是想随便找个借口搪塞销售员。这种拒绝的本质是拒绝“销售”这一行为,我们把它称为防卫型拒绝,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这70.9%的顾客资源,必将会带来可观的收入。
7.不信任型说“不”
不信任型拒绝不是拒绝销售行为本身,而是拒绝销售行为人——销售员。人们通常认为,销售的关键取决于产品的优劣程度。这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一概而论。有时即使是好的产品,在不同的销售员身上的业绩却大不相同,原因是什么呢?大量的证据表明,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顾客更愿意从自己所信任的销售员那儿购买。因此,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销售员,必须在如何获得顾客的尊重和信任方面多动脑筋。
8.无帮助型说“不”
在顾客尚未认识到商品的方便和好处之前,销售员如果试图去达成交易,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很多情况下,顾客是由于没有足够的理由说“是”才说“不”的,因为谁也不愿意随随便便地贸然购买而被人看作是傻瓜。在这种情况下,顾客缺少的是诚心实意的帮助。销售员应该帮助顾客认识到产品的价值,发现自己的最大利益,好让他有充分的理由放心购买。
9.不急需型说“不”
这是顾客利用拖延购买而进行的一种拒绝。一般情况下,当顾客提出推迟购买时间,表明他是有购买意愿的,但这种意愿还不是很强烈,尚未达到促使他立即采取购买行动的程度。对付这种拒绝的最好办法是,让顾客意识到立即购买带来的利益和延误购买将会造成的损失。
上面我们看到的这些似乎是正当的抵制,而实际上只是一些借口而已。一定不能把借口当作真正的拒绝理由,也不要非常直接地告诉顾客,说他是在寻找借口或者不愿意作出明确的回答。在这种情况下,要取得这家顾客的订货,要硬着头皮挤进去。当然,这是极困难的,然而又是必需的。当正题谈不下去时,我们不妨运用迂回战术,闲聊一番,聊到双方都眉开眼笑时,机会也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