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国际贸易或是国内贸易中,企业在与客户交易的过程中,均应就贸易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客户的信用评价情况,选择合理的结算方式,以达到最佳的规避风险与获得最大利润的平衡。在考虑选择哪种结算方式时,应考虑贸易中资金的安全性、客户信用、支付条件和融资。
1,资金的安全性。安全性是交易结算时首要考虑的问题。绝对安全的结算方式是不存在的,同一种结算方式对于买卖双方而言安全性也是不同的。以卖方为例:汇付在约定预付款时最为安全,而在约定赊销时则风险最大。
2,客户信用。贸易中订立的合同是否能顺利履行,客户信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信用不好或尚未充分了解的客户,就应选择预付货款性质的形式或跟单信用证等风险较小的结算方式。而对于信用好的客户,可选择托收、赊销等方式。
3.支付条件。在交易磋商过程中,支付条件仅次于价格条件,是买卖双方需要反复磋商的重点问题。在货物畅销时,销售商不仅可以提高售价,而且可选择对其最有利的结算方式,在货物滞销或者竞争激烈时,则不仅可能要降低售价,而且在结算方式上也需作必要的让步。
4,融资。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对资金的需求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对于远期的结算工具,应考虑融资的可能性。如商业承兑汇票的贴现、信用证打包贷款等,可以通过银行获得融资,以取得生产或进货所需的资金需求。
企业要了解相关的结算方式,以及各结算方式的优缺点,结合有关合同条款,最大限度地防范贸易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在本章以后的几节中,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金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