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是一种超越了法律要求的范围的,为社会或某团体所期望的行为。美国企管家科尔伦斯·瓦尔顿认为:(1)伦理的广义定义,是指涉及人们以正义为标准,来判断人类行为举止的是与非。(2)企业伦理,将以上判断标准的范围予以扩充,使其包含社会期望、公平竞争、广告审美、人际关系的运用、社会责任的意义、家中的合作行为与外出行为的协议、顾客至上的程度、合作大小的关联性、通信的处理等等。这是伦理企业化情况的个人化定义。
一般来说,企业伦理是一个具有复杂的内在结构的系统,它包括渗透于企业全部经营管理中的道德意识、道德良心、道德准则、道德行为活动的总和。
1.企业道德意识
企业道德意识包括道德心理、道德观念和道德评价这三个不同的层次。企业道德心理又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道德观念则包括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2.企业道德良心
企业道德良心是企业伦理道德的心灵窗口。企业道德良心支配着企业行为活动,它的实质就是社会责任感,对企业自身和企业外部都应承担的责任。
3.企业道德准则
企业道德准则是指在企业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合乎道德的各项制度规则。
企业处理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公平竞争、互惠互利、合法经营、诚实守信、友好合作、互促效益、共同发展;企业处理与公众关系的基本准则是相互理解信任。企业要积极保护消费者权益,赢得广大消费者信任,而消费者个人也应尊重企业权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处理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公平的奉献精神。企业应自觉地遵守社会法规,为社会服务,对社会负责,社会应保障企业的合理利益得到实现;企业处理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企业的经营与生态平衡协调发展,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应有利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4.企业道德行为
企业道德行为是指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具有善恶价值的企业人的活动。在主体的规定性上它既包括员工个人的道德行为活动,又包括企业全体员工群体的道德行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