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人事上的花费,是企业节约成本最直接的做法。由于公司的行政、总务、后勤等人员对生产或是业务的直接贡献不大,当公司的经营绩效不佳时,这些公司内部“公务员”往往会被认为是一项很沉重的负担,所以应该成为公司裁员时最“优先”考虑的对象。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解雇不称职的员工,以减少冗员,同时也能给其他在职员工以警示。
公司的“公务员”应重质不重量,在精不在多。“公务员”的人数,往往与公司的内部组织单位成正比,部门越多,组织越庞大,“公务员”也会越多。如果对公司的内部单位进行合理的调整,“公务员”的数量自然会减少。比如,将原有的五个销售部门调整为三个的话,就可精简掉两位经理和两位秘书。
有些功能相近的部门也可以合并。比如,公关部、广告部、企划部可以合并为一个企划中心,把它们各自的功能也一并合在一起执行;仓管与采购可以一起合并到财务部,由财务部、生产部及销售部通过工作流程予以制约。
精简机构还包括部门内设机构的精简,同部门的精简一样,只有放权才能简政,而简政是精简机构的一个重要前提。长期以来,由于企业对某些方面管得过细过死,不仅使企业失去活力,同时也造成企业机构的膨胀。部门内设机构正是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要实现部门职能的彻底转变,就必须精简这些内设机构。
要从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两个方面进行内设机构的精简。管理幅度指一个部门能够有效地管理多少个下级机构;管理层次指从最高一级机构到最低一级机构中设有多少个层级。如果企业各部门的内设机构过多,管理幅度过大,将不利于企业领导和监督的实现,同时也会引起企业行政环节多,指挥效率低下。因此,要对内部机构进行精简,就应该在保证企业内部机构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横向机构和中间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