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最初是指在牲畜上烙印一些标记,以表明属于某一主人的。在当今社会中,品牌指一个商品或服务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具有较高价值和差异优势的感受,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商品或服务区别开来。从现代心理学角度讲,品牌是指一种符号、名称、标记、象征图形或等级以及这些内容在人们心目中的综合意义。可以说,品牌满足了人们对某一产品或服务特别的情感需要,是消费者对产品的全部(物质的和精神的)体验。它是一个复合概念,它由品牌外部标记、品牌识别、品牌联想、品牌形象等内容构成。
一般说来,国际公认的品牌具有以下六层含义:一是利益,给购买消费者带来的物质、精神上的利益;二是个性,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品牌应传达出差异化的个性;三是属性,要表达出产品或服务的特定属性;四是价值,应该体现出品牌主体的某些价值观;五是文化,品牌应附加及象征一定的文化;六是使用者,它应该体现购买或使用这种产品或服务的那一类消费者。
学校的品牌是一个很综合的东西,是指学校在创建发展过程中,逐步沉积下来的、凝聚在学校名称中的,体现学校教育服务水平的社会认可度与美誉度。它是学校特色、学校文化、学校传统以及学校品味的集中体现,是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文精神、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的积淀,是学校与教育消费者(学生、家长和社会等)之间的一种心理“契约”。
教育品牌是学校或品牌主体一切无形资产总和的全部浓缩,而这一浓缩又可以以稳定的形象及个性化符号来识别,它是主体与客体、主体与社会、学校与学生相互作用的产物。另外,教育品牌与其他一般品牌一样具有的形象性、创新性、成长性、延伸性、保护性等特点;具有知名度高、美誉度高、信任度高、追随度高、忠诚度高等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具有良好的形象、良好的质量信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竞争力,代表着一定的文化,被社会、家长和学生赋予了美好的情感,在受众心目中形成了美好的印象和记忆。因此,它也具有一般品牌所产生的巨大的聚合效应、光环效应、磁场效应、内敛效应、宣传效应、龙头效应、稳定效应、支柱效应、“核裂变”效应等,在教育事业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