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储备
市场调研工作的开展在市场一线,受众面较广,如批发商、代理商、零售店、超市、消费者等,这就要求通过市场调研对市场信息掌握较全面,对公司产品熟知。因此,一个新的产品概念要想立项,必须先经过市场调研核查,而在调研工作中,新品储备也是一项主要工作。
1.新品概念内容
(1)产品名称
一个产品首先得有自己的名称,其基本功能是帮助消费者记忆和识别商品。
(2)命名的原则
给商品命名时,名称要符合大众心理,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商品名称要有助于使产品区别于同类产品;商品名称要有助于建立和保持产品和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商品名称要充分体现产品的属性所能给消费者带来的益处,从而通过视觉的刺激,使消费者产生对产品、对企业认知的需求;产品的命名要能够使企业形象的树立有一个立足点,这是企业形象深入人心的基础;商品名称应注意不同消费者习惯的差异性,这样才能更有效,更具针对性地树立企业形象。
(3)产品利益点和特性
任何一个产品,他必然要有自己的特性,才可以被认知进而销售成为商品。那么作为产品企划就必须尽可能多的宣传和表达出产品的利益点、特性或者功效。
(4)产品诉求点
当某一产品开发上市的概念确定之后,概念当中必须要有明确的诉求点,这样才能迎合消费群体,从视觉和心理上引导消费者去关注和了解产品,进而与消费者形成共鸣。产品诉求点在使用时,应采用尽可能短的一句话来表达,控制在8个字以内最佳,因为,消费者不会花过多的时间精力关注产品的诉求点,如果内容过多反而不容易被消费者记住。
(5)包装主题
结合推出新产品的目的、产品定位和利益、目标消费者、行销策略,并在分析老产品和竞争产品包装的基础上,确定包装的表现重点,如配方优化、增大容量等;在此之后根据表现重点,确认表现角度。
(6)产品价格
(7)规格含量
(7)规格含量
2.新品概念筛选
产品企划定期整理新品概念,收集新品概念信息后,进行分类汇总,初选后上报产品经理进行再选,报市场部总监、副总监审核后根据产品规划开始新品的相应工作。
此阶段新品概念筛选,严格按照部门产品规划原则进行,确定产品归属类别。
3.新品概念评定
新品概念的定性研究通常用小组座谈会的方式进行,了解消费者对各个产品概念的态度,进行产品概念的灾难性测试,即淘汰不合适的产品概念,挑选出可以进一步进行定量研究的产品概念。概念吸引深度、概念的接收水平,达不到相对高的比例,将直接淘汰。
成本分析
1.产品构成及成本预测
成本预测可根据历史数据和各部门提供分项数据进行累计预测,也可将成本预测表数据分别交财务部、研发产品处进行部门预算,之后再进行对比分析。
其中,需要注意产品名称要符合命名原则。
2.经营利润预测
3.生产问题
新产品的实际生产,与现有产品生产线是否可通用,需要相关部门确认,如现有生产设备不能满足,需增加设备,费用多少。
4.确认
确认后方可进入新产品开发实质阶段或者老品改良阶段。
包装设计
在产品开发提案和上市进度表签批过程中,产品企划要提前与策划部、供应部简短地沟通新品情况,传递此产品的上市信息及上市意图,让尽可能多的相关部门投入到新品的开发工作氛围中。
包装测试
根据上市进度表,包装设计时间要求,阶段性的进行包装测试。
①将设计方案制作成实物大小样品。
②将几种样品进行摆放,设计测试问卷,组织销售人员进行测比。③将选出的得分较高样品与同类别主销竞争产品对比,进行测比。
④将确定的包装样版,交由总经理级评定认可。
在这个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包装经总经理级确定,最后在产品全方面测试中,如有欠缺仍可进行重新修订。
产品研发
此阶段品评可使用品评单填写进行评估。
产品品评
①搜集同类竞品,并有针对性地设计品评问卷,为品评工作做准备。
②竞品与我品进行规模品评,品评总数不低于20人次,由品评专员统计结果上报。值得注意的是,品评人员要以销售该产品的销售人员为主。
③品评结果反馈,也就是继续研发或暂时通过。④将品评通过的产品交由总经理级负责人品评。
产品全面测试
产品全面测试,就是将制造好的新产品样品交给潜在消费者使用,其目的是衡量产品被接受的程度。
产品试产
1.下发企划量
①新品包装、新品研发配方确定后,进行试产工作,需要下发文件请各部门配合。
②研发部下发产品工艺、采购部进行原料采购、调味公司生产成品、营管部通知各销售部、计划处和生产厂安排试产。
③要求和规格。
④新品试产日,市场部、研发部、品控部、生管部都需到生产一线追踪生产情况。
2.评审新产品
①新品口感与开发过程中确定的标样进行测评。
②新品包装效果展示,与竟品进行测评。
③意见汇总,如产品中存在问题,则需进入产品更改程序。
④根据试生产情况,请产品处、财务部进行产品成本确认和核算。